2025-05-04 13:01:09
pSznSpZiGTMhDbJz
饶颖芝委员:
您在政协儋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案的《关于加快儋州市非遗传承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们认为,您所提的建议对推进我市非遗传承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很有价值。现答复如下:
建议一: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创新非遗旅游内容
答复:我局认为“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时下流行元素、互联网平台等手段,对创作、表演、传播三个环节进行创新升级。”等建议是可行的。
近年来,我局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传播优势,进行传播,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通过录制简短的调声表演视频,并结合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使传统文化变得更加易于接受和喜爱。比如《嘱姑九点半》,扩大了调声的受众范围,让非遗儋州调声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爱并传承儋州调声。
在创作上,我们推动了调声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邀请现代音乐制作人、流行歌手和DJ等,与调声传承人合作,将调声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作品中,推出各类国语改编版等音乐作品。比如创作了国语版调声《调声情》《调声谣》《调声颂》《千年调声》等优秀的歌曲。
此外,我局在市文化馆多次举办儋州调声培训课,引导调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调声爱好者等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增强与观众的互动,调声艺人在直播平台进行在线演出和互动交流。通过实时与观众沟通,回答问题和即兴表演,进一步拉近了非遗文化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距离。
与此同时,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旅游文化节庆日等,我局均组织调声表演。例如今年六月份的2024年( 第二十五届)海南岛欢乐节闭幕式在儋州举行。儋州调声歌舞表演,将现代音乐、现场舞蹈元素融入传统调声,创作出新的艺术形式。这不仅丰富了调声的表现手法,使表演更具观赏性和时代感,也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建议二: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带动经济文化发展
我局认为,“收集各界人士对于非遗文创产品表现形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并据此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等建议是可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族经验、生活方式及其相关文化空间为载体的一种“活”的文化聚合体。作为非遗文化表征传播媒介之一的非遗文创产品,当前,国内非遗文创产品商业化设计大多停留在视觉输出阶段,尤其在对非遗技艺产品开发过程中,缺乏深入挖掘其叙事文化内涵,局限于以单一方式呈现结果,导致产品的文化新鲜感和吸引力并不高,这是目前国内非遗文创产品现状之一。我局,高度重视我市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重视收集各界人士对于非遗文创产品表现形式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我市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撰写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报告11份,绘制《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和《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路线图》,调查登记各类传承人315人,确定儋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和岁时节令九大类,共60多项。
同时,积极对接国内外专业的设计师和团队,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动各类文创产品设计。同时,引导我市文旅企业重视非遗文创产品开放利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投入开发文创产品,目前,在我市A类景区均有相应文创产品销售天博tb综合体育。例如: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法制糖技艺的制糖企业在土糖销售包装上,充分利用文创理念,销售具有文创特征土塘产品。
目前,对于我市非遗文创产品的开放和利用,我局将积极引导文旅企业,在开发文创产品中,精准传递非遗文化内涵,有效避免对元素符号僵化挪用、堆砌的同质化设计,提高产品设计独特性,建立活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格局。
建议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文旅配套设施建设
答复:我局认为,您所提出的“将文化特色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中,避免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等建议是可行的。
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将文化特色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中,避免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例如,在文旅项目开发中,一是对于中和古镇修缮和改造十分注重保留传统文化特色,传统建筑风貌,修复古建筑,并融入现代化的旅游服务设施。同时,在古镇中,引导当地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如调声表演、中和闹元宵民俗文化活动等,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二是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相继在木棠镇、洋浦唐屋村打造了调声文化公园、儋州调声传承基地,通过结合地域特色、受众群体等打造阵地,增强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旅游吸引力,吸引了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儋州调声。三是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我市文旅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比如,海南热带植物园、南丰嘉禾农场、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南丰海南沉香谷等等,推动景区景点实现了非遗文化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双重发展。
四、采取措施
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深挖儋州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推动儋州市非遗传承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的非遗+文旅新内容、新场景、新业态,助推儋洋一体化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一)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一是依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我市文化遗产家底。推进对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与登记工作,确保所有非遗项目得到系统的保护和传承。将普查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健全的非遗数据库,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将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存档,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再现非遗传统文化场景,提供沉浸式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二是加强文化遗产的创新教育。鼓励支持推动“非遗进校园”项目,结合国家“双减”政策,在中小学中开设课后服务课程-非遗文化类课程,通过校内外活动、夏令营等方式,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热爱。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和对非遗文化有研究成果的高校老师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学习非遗技艺。三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更多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推动非遗文化事业蓬勃向前。鼓励驻儋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自筹经费,或申请国家级、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创新教育等相关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充分发挥驻儋高校、科研院在非遗保护与利用上,在服务和助力地方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力量。
(二)促进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一是推动非遗特色旅游路线打造。围绕儋州的非遗项目和文化资源,将邀请专业旅游组织等单位创意设计特色旅游路线并进行推广,如“调声文化之旅”、“千年古郡文化探秘之旅”等非遗文化之旅路线,将非遗体验融入旅游线路中,提升游客的非遗文化体验和参与感。二是引导并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开发非遗文化主题景区。同时,在儋州现有景区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文旅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景区开发建设中,注入更多的非遗文化元素,打造非遗文化主题景区。如推动支持海花岛文化创意园、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南丰嘉禾共享农庄、南丰海南沉香谷等景区景点中增加更丰富的非遗文化展览和互动体验区,让游客在游览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儋州独特的非遗文化魅力。三是推广非遗主题文化节庆活动,将儋州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如“中秋调声节”等打造成重要的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与,通过节庆活动的广泛宣传和推广,提升儋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是鼓励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鼓励支持引导驻儋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文旅企业等各类涉旅协会和机构积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力量和作用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支持国际国内知名设计师们结合儋州的非遗文化进行创新设计,推出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升非遗文化的商业价值,也为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二是推动以“政府支持、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建设儋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全国各地的文创企业入驻。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推动非遗文创产品从起步生产、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业集群。三是鼓励支持文旅企业等市场主体开设儋州非遗文创产品专卖店、专营店,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鼓励支持市场主体举办各类文创设计赛事、文创产品展销会、推广活动,提升儋州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创新非遗传播载体和加强品牌推广与宣传
一是推动非遗文化传习基地建立。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古街、古镇设立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传习基地,因地制宜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在非遗传习基地建设中注重融入儋州非遗的文化元素,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传习场所和展示平台。通过非遗传习基地的建设,形成非遗文化传承的网络,促进非遗技艺在不同地区的品牌推广和普及。二是推动儋州非遗文化IP打造。围绕儋州的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IP,通过文化IP的推广,提升儋州的非遗文化影响力。例如,将山歌调声文化、海盐晒制技艺、东坡肉烹制技艺、土法制糖技艺、儋州粽子手工技艺等非遗项目打造成儋州的文化名片,进行系统的品牌推广和营销。三是多渠道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儋州的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通过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提升儋州非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核心通道,持续扩大“一带一路”文化合作“朋友圈”,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儋州的非遗文化走出国门。推动与国外各类公益文化机构开展非遗项目合作,举办非遗展览、文化交流等活动,提升儋州非遗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局将通过以上相关措施,推动非遗传承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迈上新时代新的台阶,推动儋州市文化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儋州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