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13:02:06
pSznSpZiGTMhDbJz
池州市第十一中学教师曹静正在进行《赓续红色血脉 续写时代华章》主题授课。
贵池区南湖小学教师徐婧文正在进行《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你我前行》主题授课。
12月10日至11日,池州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评比活动在池州市第八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池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池州学院主办,池州市教学研究室、池州学院马克思学院协办,池州市第八中学承办,旨在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评比,推动思政课程在不同学段的有机衔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2024年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评比活动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公民法治意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公共参与”“伟大的建党精神与党的精神谱系”四个主题,由池州3所高校和贵池区教体局分别牵头,在全市范围内精心遴选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个学段的16位教师组成4个团队,分别展示各具特色且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实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螺旋式上升,彰显了思政课教育体系的连贯性与发展性天博TB SPORT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公民法治意识”主题:
贵池区秋浦小学教师巩琳以“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为主题,利用电影片段引入校园欺凌话题,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欺凌的普遍性与严重性,教导他们依法应对,初步树立法治观念。
初中阶段,贵池区月亮湖初级中学教师陈玲深化法治教育,以“遇到侵害依法求助”为主题,详述欺凌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和法律条文讲解,指导学生识别合法维权途径,增强法治意识与思维能力天博·体育官网入口。天博·tb体育官网入口
高中教育实践中,池州市第二中学教师许晶将法治与体育结合,以“体育课‘天天见’看法治力量助推体育强国建设”为题,通过模拟立法活动,让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新《体育法》等政策,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大学阶段,池州学院教师张暴默注重法治教育的理论深度与系统性,以“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为主题,系统讲解法治思维的内涵与内容,通过多元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区分法治与人治思维,强调尊重法律、学习法律、守法用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法治思维融入生活,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全面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素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青阳县第三小学教师鲍晶晶以“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为切入点,以“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为引子,通过制作活字字模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课堂上,孩子们兴奋地摆弄着由胡萝卜制成的字模,鲍老师温柔地引导:“看,这就是我们的印刷术,它让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进入初中,青阳县第六中学教师曹梦英则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通过“寻根—赏中华文化之美”和“铸魂—立中华文化自信”两大议题,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更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初步过渡。
进入高中,青阳县第一中学教师吴德强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站在讲台上,目光如炬:“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课堂上,他通过“坚定文化自信”的授课,引导学生们探讨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共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鉴别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打下基础。
到了大学阶段,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程圆以“共思辨,去践行”为核心,鼓励学生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与意义。她引导学生们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公共参与”主题:
贵池区实验小学教师张丽芬以“公益之心,幼苗初长”为题,通过讲述张桂梅等公益人物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公益的力量,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播下爱的种子。
初中阶段,池州市第十一中学教师甘睿通过“养成亲社会行为”课程,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实现从“知”到“行”的初步跨越。
高中阶段,东至县第一中学教师胡孟莉以“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题,深入讲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以及青年学生如何全面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学阶段,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师邹榕榕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功成必定有我”主题,不仅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更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其中的责任与担当,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实现从个人参与到社会担当的升华。
“伟大的建党精神与党的精神谱系”主题:
贵池区南湖小学教师徐婧文以《传承建党精神,引领你我前行》为题,通过讲述李大钊、张桂梅等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和向榜样学习的热情,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播下种子。
进入初中,池州市第十一中学教师曹静以“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为主题,进一步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基本维度,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高中阶段,池州市第八中学教师陈义祥则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基因结构”为核心,深入剖析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它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方式,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价值。
大学阶段,池州学院教师施雯以《伟大的建党精神与党的精神谱系》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并探讨这些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架构。她鼓励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研究,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评比活动不仅真实而深刻地展现了大中小学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上的个性化魅力与开创性尝试,更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了一批可触可感的鲜活榜样,为同行们点亮了前行的灯塔。
随着我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评比活动的圆满落幕,标志着该领域教学创新与实践的新篇章正式开启。自筹备至比赛结束,各团队历经多次精心磨课与深入研讨,教师们跨越学段界限,围绕核心教学主题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深刻的理论探究、明确的目标融合与创意的设计融通。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不同学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及教学方法的深度整合,更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连贯递进的教学体系,无疑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创新尝试与重大突破。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创新教学理念的持续发酵与广泛实践,我市的思政课堂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色彩,它们将成为滋养年轻一代心灵的沃土,孕育出更多拥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文化底蕴、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栋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与智慧力量。(唐馥娴)